自1900年敦煌石窟发秘以来,一门国际显学——敦煌学便应运而生。敦煌学作为一门以研究敦煌石窟艺术和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为主,兼及研究敦煌史地和相关遗留文化的综合性科学,在经过整整一个世纪几代学人的不懈探索之后,已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,并在其各个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。
敦煌学的蓬勃发展,离不开出版业的支持。甘肃人民出版社作为敦煌故里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出版社,自1957年出版第一本敦煌书以来,团结和依靠一批国内顶尖的敦煌学者,深入挖掘本地出版资源,以推动敦煌学的发展为己任,至今已出版敦煌类图书160余种,内容涵盖了敦煌学的方方面面,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敦煌学研究的空白,许多经典论著代表了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高水平。其中,有10种图书获国家级奖项或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。是国内出版此类图书最多的一家出版社。
敦煌石窟艺术研究方面:敦煌石窟艺术是融建筑、雕塑、壁画三者为一体的立体艺术,甘版敦煌书中有二分之一表现这一题材。主要作品有:常书鸿先生编的《敦煌石窟艺术》(79年版),首次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划分,并总结出各期不同的艺术风格。敦煌研究院编的《敦煌艺术丛书》(16册,85年版)、《敦煌石窟鉴赏丛书》(30分册,90—95年版)、大型画册《敦煌》(与江苏美术社合作,90年版)等书,由著名敦煌学者领衔,以空前的篇幅,刊布了最新的图版资料和研究成果。对石窟艺术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有《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·石窟·艺术编》和《敦煌石窟艺术论集》(88年版)两书。前书由全国150多位专家的论述汇集而成,就石窟的开创年代、石窟分期、壁画内容、艺术风格作了深入探讨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。后书是段文杰先生40年研究心血的结晶。作者认为,敦煌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中国化,是中国古代一千多年间的一部“形象的历史”,是“动人心志”的艺术美的欣赏对象。这些高质量的学术论著,代表了敦煌学研究的国际水平。
敦煌遗书研究方面: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的5万余件遗书被称作“百科全书式的宝藏”。甘肃人民出版社有50多种图书反映对遗书的整理和研究。《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·文史·遗书编》一书,收入著名敦煌学家周绍良、任继愈等人研究佛经典籍、科学文化、语言文字、民俗风情、河西史地等方面极有见地的论文43篇,标志着我国对敦煌遗书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在专题研究方面,《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》(张鸿勋著,87年版),填补了我国宋以前讲唱文学的空白。《敦煌文学》(89年版)和《敦煌文学概论》(93年版)(周绍良、颜廷亮著),首次对敦煌文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,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对敦煌音乐、舞蹈的研究方面《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》(牛龙菲著,91年版)、《敦煌古乐》(席臻贯著,92年版、《敦煌舞蹈》(高金荣著,93年版)等书,不仅破译了古音乐中的许多疑点,同时宣告了敦煌音乐和敦煌舞派的诞生。敦煌书法因直接展现古人真迹,弥足珍贵。《敦煌遗书书法选》(徐祖蕃编,87年版),最早表现了敦煌书法的独特形体和笔墨情趣。《敦煌书法库》(敦煌研究院编,1—4辑,94—96年版)则是检阅国内外数万卷遗书后遴选出的书法精品库,展示了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作。
为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,自80年代以来,甘肃人民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法、英、日等国学者的敦煌学论著,主要作品有《吐蕃僧诤记》、《中国五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》、《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》、《丝绸路上的外国魔鬼》等。
敦煌史地和遗留文化研究方面:出版有最早记录敦煌人物志的《续敦煌实录》和首次整理释校、被誉为中国近代四大发现之一的敦煌汉简的《敦煌汉简释文》。此外还有《敦煌古迹名胜》、《敦煌西千佛洞》、《石窟知识辞典》等。
在敦煌学的宣传普及方面,出版有《敦煌学入门》、《敦煌艺术之最》、《天下第一说敦煌》等通俗读本。在敦煌学理论研究方面,出版有《中外敦煌学家评传》(3卷本)、《敦煌学述论》等。
为纪念藏经洞发现100周年,甘肃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了被列为国家“九五”重点图书的《甘肃藏敦煌文献》(5卷本,3700幅图版,1000万字),该书是中国藏敦煌文书的首次大规模问世,大部分内容为首次刊出,它将为敦煌学研究提供来自本土的珍贵的第一手材料。该书的出版,不仅是中国,也是世界敦煌学界的一大盛事。同时推出的《敦煌书系》(1—10册)和《敦煌通俗文化丛书》(1—10册),总结和展示了敦煌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,使敦煌书的出版更加系列化。
综上所述,甘肃敦煌书的出版,不仅间接地培育了一批敦煌学研究人才,也为使祖国的敦煌学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,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。